美国faro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数据处理方式和相位式测距法说明
更新时间:2023-06-14 点击次数: 603次
美国faro三维激光扫描仪通过激光测距的原理,把激光先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继而反射回扫描仪内的传感器中,扫描仪据此计算其与物体的距离,确定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得到三维点云数据。
由于可以密集地大量获取目标对象的数据点,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单点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也被称为从单点测量进化到面测量的革命性技术突破。
美国faro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数据处理方式: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空间点云数据,即可用于建立结构复杂、不规则的场景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又可以用于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用于土方计算、检测地质灾害等。
数字高程模型(DEM)
利用获取的点云数据,通过噪声点处理后进行栅格化,可以生成高质量的数字表面模型(DSM)。
同时,通过对点云数据自动化预处理,再利用人工编辑进行地面滤波,滤除其中的非地面点,剩余的地面点通过构建不规则三角网(TIN)等模型进行栅格化,可得到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也可以转换为等高线数据。
美国faro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相位式测距法:
这种方法利用脉冲式测距实现对距离的粗测,利用相位式测距实现对距离的精测。
主要由测距系统和测角系统以及其他辅助功能系统构成,如内置相机以及双轴补偿器等。工作原理是通过测距系统获取扫描仪到待测物体的距离。再通过测角系统获取扫描仪至待测物体的水平角和垂直角,进而计算出待测物体的三维坐标信息。在扫描的过程中再利用本身的垂直和水平马达等传动装置完成对物体的扫描,这样连续地对空间以一定的取样密度进行扫描测量,就能得到被测目标物体密集的三维彩色散点数据,称为点云。